不仅如此,财政部、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在《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以及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》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曾明确,到2021年,陆上风电、光伏电站、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将全面取消国家补贴,不过户用光伏是否包含其中仍在讨论中。
这种模式下,投资人零出资或出资比例更小,充分调动金融杠杆,带来了更高的收益。如果说,国内光伏市场的黄金岁月,奠定了一批企业的江湖地位。
但随着出海势头增强,国内企业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,拼价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,一定程度上影响收益。工厂开工后,有当地部门过来狠狠敲了一笔,由于早期和一位将军建立了联系,一个电话后,钱又被退了回来。电站盈利的前提是,从前期沟通到电站建设的每个阶段都要规避掉风险。海外市场的爆发,得益于全球对气候问题的关注及能源转型的需求,还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电力的需求。事实上,经过10多年的发展,包括多晶硅、硅片到电池片、组件等在内,国内产能占到全球的70%以上。
以正泰新能源为例,据副总经理李崇卫介绍,针对于一带一路的区域,公司主要是选择一些合作伙伴,进行小规模的投资,短期持有,建成以后再退出;像越南、泰国,主要是提供工程EPC总包为主。以欧洲和日本为例,这些地区的基准利率都是零,欧洲存款甚至是负利率。今年以来,汉能屡次陷入欠薪门事件,不久前李河君发文表示,绝非恶意欠薪 11月应该可以恢复正常。
四.昱辉阳光: 成立于2005年,2008年在纽交所上市,登陆纽交所后曾有高光表现。九.古瑞瓦特:古瑞瓦特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太阳能并网、离网、储能逆变器及用户侧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新能源企业,它也是著名风投红杉资本在全球投资的唯一一家光伏企业。按照相关机构统计,2018年古瑞瓦特逆变器出货量为2.6GW,位列全球第十二位。三.汉能:在2019年6月,汉能历时230天的私有化工作圆满完成,从2015年520到2019年6月,整整1484天,汉能经历了长达四年的巨大磨难。
2019年6月份,汉能薄膜以私有化换股方式从港交所退市。但近期,汉能陷入欠薪门,未来走向如何,尚待观察。
根据专业机构 GTM Research 的研究报告显示,2016 年中信博太阳能跟踪支架出货量位列亚洲第一、全球第五, 2017 年及 2018 年均位列亚洲第一、全球第四。二.倒闭或陷入困境的12家光伏企业 从1999年2019年,光伏产业20年跌宕,资本市场云波诡讹,不少光伏上市企业皆经历波折,更有企业深陷危机,或因现金流危机轰然倒塌。2019年7月8日,退市海润公告,本公司股票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。一个产业的发展,不仅体现在实体层面,也体现在资本层面。
黑鹰光伏梳理发现,近年,有超过29家光伏企业从新三板摘牌,其中包括新疆大全、固德威等知名企业。今年8月19日,兴业太阳能发布公告称,山东省国资委已批准水发集团的附属公司,通过向兴业太阳能投资增加股本的方式收购其控股权。初登资本市场的海润光伏有些生不逢时,2012年-2014年,海润光伏连续三年巨亏。2018年,向日葵净亏损11.46亿元,同比下降4936.37%。
今年10月,英利公告明确,现今包括相关政府机构在内的各方,正在共同努力推动英利在中国的主要子公司的债务重组。九.向日葵: 2005年成立,2010上市当年,曾经实现3年营收翻6.89倍的膨胀,市值一度高达147.28亿元,但截至目前市值缩水80%以上。
三. 中电光伏 : 成立于2004年,2007年5月18日在纳斯达克上市。十一.艾能聚:成立于2010年8月的艾能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,自2016年起开始向下游分布式光伏电站领域进击。
本篇内容,黑鹰光伏结合过往的素材积累,对光伏资本市场的大框架进行简洁明了的复盘,便于读者朋友们光伏资本的变迁和大格局有更为清晰的认识,以下是本篇内容的框架,欢迎大家拍砖、补充、提意见:一.中国光伏上市公司阵营(78家)二.倒闭或陷入困境的12家光伏企业三.征战新三板的78家光伏企业四.从新三板摘牌的28家光伏企业五.正在冲刺上市的12家光伏企业 一.中国光伏上市公司阵营(78家)黑鹰光伏发现,20年前,资本市场上的企业寥寥无几。十.天龙光电: 天龙光电麻烦不断。2010年,亿晶光电实现净利润7.47亿元,表现惊艳。三.78家光伏企业征战新三板 新三板素有中国纳斯达克之称的,它是经国务院批准,依据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,主要为创新型、创业型、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。今年7月8日起,创始人李仙寿因个人原因辞去CEO职务。我们发现,截止目前,正信光电、海泰新能、阳光中科等78家光伏企业仍在新三板征战。
十二.运高股份: 成立于2012年9月的运高股份位于西藏拉萨,实际控制人为郭炎、郭张秀芬夫妇(持有公司78.11%股权),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、投资、建设和运营。六.海润光伏: 公司前身为江苏申龙,2011年底被海润光伏借壳。
如今,光伏正处于迈入平价上网的大周期大时代,对于资本市场,企业家们可谓如履薄冰而又趋之若鹜,不少光伏企业都在为登录资本市场做各种筹备与努力,可以预期,未来10年、20年,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光伏上市公司;而更多的凶险与波折也在此上演。公司最主要的产品为太阳能背板,其2017 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9.65%。
根据2017年财报,净亏损5.1亿美元,其当年的资产负债率为201%。五.中信博: 中信博前身为昆山融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于2012年左右开始进入太阳能光伏支架行业,目前主要产品为光伏跟踪支架、固定支架。
而今,当年的14家企业,只有8家企业存活了下来,加上这些企业,目前在三大资本征战的中国光伏企业超过78家。2011年-2015年中电光伏连续亏损累计4.15亿美元。在强力投资战略下,晶科电力无论是光伏电站装机规模,还是EPC签约规模都实现快速扩张。十二.英利绿色能源: 2007年于纽交所上市,曾是中国光伏名片式的企业,曾连续两年稳坐全球光伏组件销量第一,更是以首家赞助世界杯的中国企业而闻名。
这家企业鼎盛时期,员工人数曾接近8000人,但截止2018年底,其员工只剩下222人。虽然一些企业上市至今已超过20年,比如特变电工、南玻A、东旭蓝天、太极实业、综艺股份、航天机电等,但这些企业在起步阶段未必都从光伏出发,而是在后来发展中逐渐涉足并加大光伏业务。
作为后起之秀杨凌美畅于2016年2月才成功实现了金刚石线量产,但近几年其扩张极为迅猛,截至2018年末其金刚线产能为2136万公里,是2016年的16.18倍。当然也有企业从一开始便瞄准光伏产业,黑鹰光伏发现,十几年前,资本市场上只有约14家真正的光伏企业,其中8家在纳斯达克、5家在A股,当年整体光伏收入约为324亿元。
四.28家光伏企业从新三板摘牌 通常,新三板有企业融资的平台、为价值投资提供平台、通过监管降低股权投资风险等作用,但如果这些作用得不到发挥,或因企业自身发生很大经营困难,就可能摘牌(主动或被动)。新余市中院于2015年11月裁定赛维LDKSY进入破产重组程序。
二.晶科电力:晶科电力实际控制人为晶科能源(JKS.N)董事会主席李仙德、首席执行官陈康平以及董事李仙华,其主营业务分为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和光伏电站EPC两大板块。2013年3月20日,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《破产法》裁定,对尚德电力实施破产重整。十一.兴业太阳能: 这是531后首个债务暴雷光伏上市企业。2016年3月9日,被责令退市。
十.明冠新材: 成立于2007年11月的明冠新材实际控制人为闫勇、闫洪嘉兄弟,其也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业务,2017年其太阳能背板销售量为4055万平方米,位列中国第三位。2015年7月,汉能薄膜遭香港证监会调查并强制停牌。
2011年赛维出现巨额亏损,2014年8月份为了债务重组铺路,彭小峰辞去董事长。而杨凌美畅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3.46%上升至2018年的44.80%,短短数年间其已成长为行业龙头。
2019年,昔日光伏英雄施正荣时隔6年,以25亿元的财富再次回归财富榜单。八.顺风清洁能源: 2011年登陆港股,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站开发运营、光伏组件及电池片的生产和销售等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